分享
定制
接觸了很多國內企業(yè),我發(fā)現(xiàn)多數(shù)管理者處于比較苦的狀態(tài):
經(jīng)常開會,經(jīng)常沒有結果;
總是幫下屬救火,下屬還不努力工作;
跨部門協(xié)調,沒有人愿意主動擔責;
……
被業(yè)績指標時時刻刻壓著,整天忙忙碌碌,效率卻很低;
職位越高,幸福感反而越低了。
真正阻礙我們取得高績效的是什么?
不可控因素有行業(yè)趨勢、企業(yè)文化等,很難改變;
我們把關注點放到可控因素上,其中最關鍵的是3個問題:
目標不聚焦、路徑不清晰、信息不對稱。
針對這些問題,我們從那些優(yōu)秀的管理者身上總結出3個“秘密”,稱為“從目標到戰(zhàn)果的3個關鍵”;
這3個關鍵既能讓團隊高效達成業(yè)績,也能提升個人工作效率;
即是方法,也是理念,相信對你有用!
找杠桿:
少干活、多賺錢
杠桿有兩種。
第一種杠桿:通過解決少數(shù)問題,帶動解決所有問題。
管理者最同意陷入的一個誤區(qū):想解決所有問題。
什么是高績效?績效=有價值的成效/行為代價。
當我們做了很多事情,成效并沒有很大,成本卻顯著增加,績效就變得很低。
當我們想解決1-2個問題時,我們能解決1-2個問題;
當我們想解決2-5個問題時,我們能解決0.5個問題;
當我們想解決5-10個問題時,我們能解決0個問題,而且產生了更多的麻煩。
高效的管理者是通過解決少數(shù)問題,帶動帶動其他問題的解決,或者讓其他問題暫時“不是問題”。
不要焦慮地盯住巨石,要持續(xù)地撬動杠桿。
比如HR在推行一項新制度時,表面的問題可能是很多員工的配合度不高,關鍵的問題其實是老板的支持不夠。
舉個例子:
一家處于鬧市中心的餐飲店,想要提升業(yè)績,該怎么做呢?
他們最初制定了幾個措施:
提升進店客流(1-3月)
提升員工能力(2月)
實施新的激勵政策(3月)
開展職業(yè)化培訓(1-3月)
組織團隊建設(1月)
假設這幾項措施都有細致的實行方案,可以落地,哪個問題是最為關鍵的呢?
有人說是提升員工能力。
人雖然很關鍵,但改變的周期特別長,而且風險很大,短時間內無法有明顯改善,短期內也無法促進其它問題的解決。
試想,如果提升進店客流:
員工接觸客戶的機會增加了,可以在實踐中提升能力;
收入增加了,有更多錢做激勵、做培訓、做團建。
所以提升進店客流,是能推動其它問題解決的核心問題。
怎么提升進店客流?
我們分為新客戶進店和老客戶進店,因為門店是在鬧市區(qū),新客戶進店很重要;
繼續(xù)分解,可以分為新客戶進店數(shù)量和新客戶點單效率,這家店就通過改善門口海報、電子點餐屏幕,提升了30%的客流量。
真正的牛人不是做加法,而是做減法。
不要想完成任務都要做什么,而是思考完成任務最少需要做什么。
第二種杠桿:少做事,多賺錢。
大部分人是多做事多賺錢,少做事少賺錢,高效的方法是少做事、多賺錢。
少做事不是偷懶,而是一次投入可以多次使用,反復獲取收益。
成功不是不停地追求創(chuàng)新。
比如西貝莜面村的親嘴打折活動,去年做過了,今年做什么?
完全可以繼續(xù)做,形成一個特色活動。
淘寶的雙11,蘋果的IOS系統(tǒng),都是如此,重復的成本越來越低,收益越來越大。
比如HR對業(yè)務經(jīng)理進行面試培訓以提升錄用率,優(yōu)化招聘JD以提升簡歷投遞概率,可以節(jié)省很多自己打電話和面試的時間。
找到杠桿之后,怎么去行動呢?下面說說路徑。
找路徑:
先控事、再控人
下面是6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,對員工工作績效影響最大的是哪一項?
是第一個,信息暢通和反饋,是對員工績效影響最大的。
據(jù)研究,能提升員工績效的6大因素中,數(shù)據(jù)、信息和反饋是影響最大的,占比35%,知識技能只占11%。
這些影響分為兩大類:環(huán)境因素和個體因素,環(huán)境因素占比85%,個體因素只占15%。
舉個信息反饋的例子:
前段時間“外賣員困在系統(tǒng)里”成為網(wǎng)絡熱議話題,外賣小哥每天這么拼命很不容易;
但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做外賣員?為什么他們現(xiàn)在還是這么努力地工作?
從外賣小哥的收入記錄里可以看出端倪:
每送一單,他們就收到一筆到賬信息,收益數(shù)據(jù)是及時反饋的。
當我們能得到及時的數(shù)據(jù)反饋時,更容易投入進去。
打游戲也是這個道理,到了什么級別、還有多少血,看到這些就讓人投入進去。
舉個流程和工具的例子:
為什么麥當勞、肯德基能開遍全世界,而中國的餐館基本都是個體戶?
中餐館的做菜過程,是“鹽少量、味精少許”,大廚才能把握恰到好處;
而麥當勞肯德基,油是多少度、薯條放油里多少秒都是固定的,炸好后拿出來抖三抖,鹽罐抖三抖,隨便一個大媽就能操作。
所以環(huán)境因素是關鍵。
打造高績效團隊的原則是:
以改變人的績效為目標,而不是改變這個人。
當所有數(shù)據(jù)、流程都趨于完善,想要再精進一點的時候,再去做改變人的事情。
先控事,再控人。
控人是指:你本月目標是150萬業(yè)績,要多打電話、多拜訪客戶。
控事是指:150萬=打XX電話,拜訪XX客戶,拜訪X個A類客戶、X個B類客戶,拜訪中要準備XX資料……
所以控事就是目標拆解,把業(yè)績目標拆解為行動,通過流程保障業(yè)績的達成。
找共識:
沒有人真正關心你,除非和他們相關
很多管理者總認為,把任務交代下去就行了,剩下的是下屬的執(zhí)行問題。
現(xiàn)實是:沒有人真正關心你的目標,除非和他們相關。
很多老板和管理者,最常見的是:
靈魂深處一閃光,就趕緊跟員工們分享自己的目標、想法。
他們總認為,其他人也會對這個目標很興奮。
可能當時大家說:好好好,一起努力;
但心里會想:這個目標跟我的工作有什么關系,對我有什么好處?
舉個例子:
國民黨提出的口號是:三民主義統(tǒng)一中國。
我黨提出的口號是:打土豪、分田地。
其實這兩句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一致的,但“打土豪、分田地”的口號一下子就讓人感覺到與我相關。
管理者要攻心,首先要讓目標變得跟所有員工都相關。
如果連與員工的共同利益都不愿意去尋找,憑什么要求員工為了你的目標去拼命工作、每天加班加點呢?
HR與各部門的溝通非常關鍵,大部分矛盾都是沒有相互理解、沒有達成共識。
總結
達成高績效的3個技巧:
找杠桿:少做事、多賺錢,用關鍵問題解決其他問題;
找路徑:先控事,再控人,把目標拆解到最小的可執(zhí)行單位;
找共識:沒有人真正關心你的目標,除非和他們相關。
從目標到結果,就是找杠桿、找路徑、找共識的過程,個人和團隊都是如此。
【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】
零經(jīng)驗實習簡歷模板
21254人用過
學生求職簡歷模板
52754人用過
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
2324人用過
經(jīng)典工作簡歷模板
6254人用過
投行咨詢簡歷模板
12465人用過
產品經(jīng)理簡歷模板
7532人用過
程序員簡歷模板
7457人用過
留學英文簡歷模板
4554人用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