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定制
如果給你5000塊錢預算買手機,你會怎么選呢?
一般人會從價格,外觀,性能和品牌四個方面來看。
綜合來講最滿意的那一款,就是最后要買的。
其實這和HR看簡歷同理。
簡歷的本質,就好比淘寶上的銷售文案,目的就是把自己這件“商品”推銷出去。
什么樣的簡歷才算是好簡歷呢?
對于大學生的簡歷來說,一般包括以下5部分:
個人資料(姓名,生日,手機號,郵箱)
教育背景(學歷,GPA)
實習經歷(非常重要)
活動經歷(社團,學生會,競賽)
其他技能(語言,ps,excel等)
一個大公司的HR,通常只要10秒鐘就可以通過簡歷看出你是不是天選之子。
他們在這10秒內到底在看什么呢?
你是誰?(教育背景是否匹配)
你想做什么?(簡歷展示出的求職意愿)
你為什么能夠勝任這個職位?(實習經歷,活動經歷與崗位是否匹配)
你比別人強在哪兒?(你的潛力)
其實寫簡歷并不難,只要你掌握了規(guī)律,就可以很輕松的寫出HR想要的東西。
01
條理清晰+關鍵字突出
即便你在簡歷上把所有工作細節(jié)都寫出來,也不一定會博HR一笑。
好的簡歷一定要詳略得當,邏輯縝密,條理清晰。
胡亂堆砌華麗的辭藻和專業(yè)詞匯是沒有意義的,蛇打七寸。
你要知道HR想看的key words是什么,然后圍繞JD和自身經歷進行契合的描述。
比如新媒體崗位JD里經常出現的關鍵詞“腦洞夠大”“漲粉”“用戶思維”等,就要求你不僅要有不斷的創(chuàng)意和點子,還要研究如何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來提升粉絲的數量。
而如果要申請這個職位,就要重點圍繞這幾個關鍵詞,在過往實習經歷中找到相關性,這樣才能收獲HR的格外青睞。
02
大學生簡歷里實習的重要性
社團經歷和獎項其實都抵不過一個高質量實習來的重要。
簡歷里真正有用的實習有這3大類型:
名企實習經歷
和申請崗位相關的實習經歷
自己獨立完成某項目的實習(有數據和結果支持)
注意:不要過分夸大實習經歷,不要胡編亂造實習經歷。
HR們各個身經百戰(zhàn),一旦被查出來就要進企業(yè)的黑名單。
03
熟練運用STAR法則,量化成果
STAR法則是情境(situation)、任務(task)、行動(action)、結果(result)四項的縮寫。
是寫簡歷經常能用到的好用模板。
1.說明情境
問題拆解:
任務的背景是什么?
當時是什么情況?
舉例:
A:我主持過校園英語演講比賽,當時時間緊任務重,非常緊張。
STAR法則:我擔任了2018年本校的校園英語演講比賽主持,這是我首次擔任主持人。
這項比賽是每年北京市的大學中非常有權威的一場比賽,吸引了很多教育界的英語權威教授參加。
2:說明任務
問題拆解:
你的任務是什么?(你不能“重在參與”,要“刷足存在感”。
)
舉例:
B:在A公司短視頻運營實習期間,我作為策劃組的一員,和大家一起做了一系列熱點短視頻。
STAR法則:在A公司擔任短視頻運營實習生期間,提出了“反套路系列”的短視頻形式,結合時下社會熱點,通過“另類反轉”“老梗新演繹”讓粉絲對劇情產生期待。
并且承擔了視頻策劃和腳本撰寫工作。
3:說明行動
問題拆解:
針對這種情況你采取了什么行動?
你用了多長時間獲得完成該任務所必須的知識?
你在這個過程中遇見困難了嗎?你是怎么解決的?
舉例:
C:在某APP的校園一周推廣中,我作為推廣大使,通過擺地攤和送海報等方式增粉。
STAR法則:作為某APP的校園推廣大使,為了開拓校園市場,我針對APP垂直于大學校園市場的定位,在入學季目標用戶人流最密集的地方和時間點進行地推,提高產品的曝光度和品牌的宣傳度。
在新生入學第一周,通過攤位布置,贈品活動,海報宣傳和話術來成功吸引目標用戶關注公眾平臺。
4:得出結果
問題拆解:
結果是什么?(數字量化自己的成果)
從這個過程中你學到了什么?
舉例:
D:做文案兼職的時候,寫了10篇文案,每篇點擊率都不錯。
STAR法則:兼職做文案的1個月內,共完成了10篇稿件的撰寫,平均點擊率在5000+,在4人小組中名列第一。
在撰寫廣告文案的過程中,學會了利用AIDA模式將自己文案的轉化率從10%提升到15%。
楊瀾曾說過:“沒有人有義務通過連你都不注意的邋遢外表,去發(fā)現你優(yōu)秀的內在。
”
簡歷也是如此。
作為“本質銷售文案”,好的簡歷才能讓HR眼前一亮,非你不可。
想成為“最亮的那顆星”,就請加油吧!
?
?
【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】
零經驗實習簡歷模板
21254人用過
學生求職簡歷模板
52754人用過
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
2324人用過
經典工作簡歷模板
6254人用過
投行咨詢簡歷模板
12465人用過
產品經理簡歷模板
7532人用過
程序員簡歷模板
7457人用過
留學英文簡歷模板
4554人用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