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定制
用戶驅動,是任何產品在任何時候都通用的法則。
在此之上,產品的不同階段、不同業(yè)務類型才有技術驅動、產品驅動、運營驅動之分。
而本質上,只有用戶驅動。
學而優(yōu)則仕的教育需求、富貴不還鄉(xiāng),如錦衣夜行的炫耀性消費需求,都是足夠穿越時間的用戶需求。
因而以用戶驅動為擎,是所有產品不變的底層邏輯。
那么,用戶提出的所有需求都要照單全收、盡心操辦嗎?如果不是,產品經理又該如何處理用戶提出的需求呢?
本文將從用戶場景、用戶本質需求、用戶價值,這三個角度出發(fā),討論如何判斷用戶需求的真實性。
01
用戶需求
理論上講,所有用戶需求都是真實的。
至少對于提出那個需求的用戶而言,是真實的。
這個真實自然就是有用的意思。
之所以還要判斷需求的真假,是因為這個需求除了對提出的那個用戶有用,還對多少其他用戶有用?有沒有更簡單的方式去解決用戶需求?為了解決這個需求,所投入的成本又是多少?
基于這些子問題,才有用戶需求是否真實的疑問。
要回答這些問題,還是看看用戶目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。
也就是回到需求發(fā)生的現(xiàn)場。
02
用戶場景
用戶需求從來不是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而是被發(fā)現(xiàn)的。
換言之,產品經理的工作就是要從用戶場景中發(fā)現(xiàn)需求。
因而,又該如何理解用戶場景呢?
用戶場景可分為物理環(huán)境和社會環(huán)境,兩個組成部分。
1 物理環(huán)境
用戶場景的物理環(huán)境,即是需求發(fā)生的時空約束條件是什么。
舉個例子,在餓了么商家端,接單按鈕被設計的很大,明顯能夠區(qū)別其他按鈕。
之所以這樣設計,是因為在繁忙嘈雜的后廚環(huán)境中,許多時候餐館老板既要忙著出餐,又要忙著照應店內顧客,兩手有時還沾滿油漬。
那么,這個場景下如何快速準確的接單,就是餐館老板們的需求。
而這就是用戶場景中必須要考慮的時空約束條件(物理環(huán)境)。
說到底,時空約束條件其實就是用戶通過什么背景和感官與機器進行交互,交互就是用戶如何發(fā)出與接收信息。
比如,對于喜馬拉雅而言,用戶只使用耳朵接收信息;對于騰訊視頻而言,用戶需要使用眼睛和耳朵接收信息。
這些接收信息的感官,都具有排他性。
沒有用戶會同時聽兩首歌,但聽歌的時候還可以跑步。
反之,手指操作、語音錄入都是用戶發(fā)出信息的方式。
仔細分析用戶的這些交互方式,即可挖掘出一款產品更多的被適用的物理環(huán)境。
2 社會環(huán)境
再來說社會環(huán)境,即是需求產生的情緒背景是什么。
同樣舉個例子,筆者曾在地鐵上觀察一位Boss直聘用戶瀏覽職位的操作流程。
下滑職位列表頁,點擊進入職位詳情頁,瀏覽約略5秒,點擊右上角收藏按鈕,迅速左滑返回職位列表頁,重復上述動作。
作為旁觀者,我感受到的是彌漫全身的焦慮感和緊張。
在他點擊收藏按鈕的剎那,那些不安才稍稍釋放掉一丟。
收藏作為手機app常見的功能,它真正解決的用戶需求是什么。
最淺顯的答案顯然是,幫助用戶高效的整理篩選信息。
可細想下來,那些淘寶中收藏的商品、知乎里收藏的答案,真的打開過嗎?如果答案為否,那么收藏功能在實質上滿足的是用戶什么需求呢?這就是用戶場景中必須要考慮的用戶情緒。
使得用戶產生這樣情緒的事件是無法預知的,但結合心理學、物理環(huán)境和產品本身,就可以預判用戶使用產品時可能產生的情緒是什么?在這樣的情緒背景中,用戶最希望被滿足的需求是什么?
再舉個例子,一位在餓了么外賣上選餐半小時的小白領,還在糾結是點份便宜但不想吃的外賣,還是點份想吃但一個人點很貴的外賣。
在這個場景下,餓了么推出拼單功能。
那么,用戶反復糾結時的情緒是什么?為什么拼單能夠作為一種解決渠道呢?
總結下來,要判斷用戶需求的場景真實性,其實就是將需求本身的特點、需求發(fā)生時的時空約束條件和用戶可能的情緒放在一起分析揣摩。
03
用戶本質需求
即便用戶提出的需求場景是真實存在的,也得再問一句:還有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嗎?
拋開那個老生常談的用戶需要一匹馬,福特提供汽車的故事。
這個問題,其實是在說用戶的想要和需要是什么。
很多時候,用戶的想要和需要并不是一回事。
用戶為什么想要愛奇藝關閉提前點播服務?用戶為什么明明說著想看到更優(yōu)質的文章內容,卻在過去兩年紛紛跑去使用抖音?
要理解這些問題,還得先區(qū)分想要和需要。
想要和需要就像是路徑和目標。
用戶期待得到想要的東西,來滿足根本的需要。
想要的東西往往是某些具體的事物,而需要很多時候則是主觀的體驗和感受。
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上面兩個問題,就會容易許多。
用戶只是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,所以才會說想要。
用戶想要通過健身和節(jié)食來減肥,只是因為需要認可與贊美,于是有了美圖秀秀;用戶想要公眾號的閱讀體驗更好和內容更搞笑輕松,只是因為需要打發(fā)無聊,于是有了抖音。
繼續(xù)往下拆解,用戶想要的東西是無窮的,這種用戶期望需要管理,產品真正應該滿足的是用戶需要。
以用戶需要,而不是用戶想要作為需求的破題點,才能真正扼住需求分析的喉嚨。
04
用戶價值
找到用戶需求的場景和本質需要,依舊不能論定需求的真實,還要看需求方案本身的用戶價值。
這個用戶價值最關鍵的是用戶替代成本有多高。
在滴滴打車沒有出現(xiàn)之前,出租車司機不打表、亂收費、難打車等用戶痛點屢見不鮮,因此當快的、滴滴推出時,迅速占領市場。
在微信推出之后,馬桶MT、多閃、聊天寶三款社交軟件在同一天推出,盡管"天下苦微信久矣",這三款產品還是迅速泯然網絡。
究其原因,還是微信的替代成本太高。
這個問題其實也可以換一種問法,用戶為什么要用我的產品?不斷的追問下去,直到能跑通整個產品邏輯。
05
總結
首先,要將用戶需求放在其發(fā)生的場景中,從時空約束條件和用戶情緒兩個維度,判斷場景和需求的真實性。
其次,要更進一步判斷,用戶想要的真的是用戶需要的嗎?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?用戶只是期待得到想要的東西,來滿足根本的需要。
最后,產品提供的需求解決方案對于用戶而言真的有價值嗎?這個問題其實是要不斷的追問用戶為什么要用我的產品。
PS:本文原計劃從判斷用戶需求真實性、估算用戶規(guī)模有多少、為需求優(yōu)先級排序,這三個角度討論如何將用戶提出的需求轉化為可落地的產品需求。
完稿時發(fā)現(xiàn)篇幅太長,因而將之拆分成上下兩篇,此篇僅討論如何判斷用戶需求真實性。
【使用錘子簡歷小程序制作簡歷】
零經驗實習簡歷模板
21254人用過
學生求職簡歷模板
52754人用過
申請研究生簡歷模板
2324人用過
經典工作簡歷模板
6254人用過
投行咨詢簡歷模板
12465人用過
產品經理簡歷模板
7532人用過
程序員簡歷模板
7457人用過
留學英文簡歷模板
4554人用過